褥疮(压疮)是长期卧床或活动受限患者面临的重大健康威胁。据统计,全球每年约有250万人受其困扰,其中超过60%发生在老年人群。这种因局部持续受压导致的皮肤及皮下组织损伤,若处理不当可能引发感染、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。本文将从科学用药到日常护理,系统解析褥疮管理的核心要点。
一、褥疮的病理进程与分期判断
褥疮根据组织损伤程度分为六个阶段,准确识别分期是治疗的前提:
1. I期(红斑期):受压部位出现红斑,指压不褪色,皮肤完整但可能有疼痛或瘙痒
2. II期(部分皮层损伤):表皮破损形成水疱或浅表溃疡,可见粉红色创面
3. III-IV期(全层组织损伤):损伤深入皮下脂肪(III期)或肌肉、骨骼(IV期),常伴坏死组织和感染
4. 不可分期/深部组织损伤:表面结痂掩盖真实深度,需专业清创评估
特殊提示:糖尿病患者因神经感知减退,可能在无痛感情况下发展为深度溃疡,需每天检查骨突部位。
二、药物治疗方案:从抗菌到促愈合的阶梯选择
(一)早期干预药物(I-II期)
1. 抗菌药膏
注意事项:避免与碘制剂同时使用,可能降低药效
2. 湿性愈合敷料
3. 中药制剂
(二)中重度溃疡药物(III-IV期)
1. 清创类药物
2. 高级敷料组合
3. 系统用药
三、护理的“黄金四法则”
法则1:力学管理——减压是治愈基础
法则2:创面处理的“CLEAN原则”
法则3:皮肤保护的“三防策略”
1. 防潮湿:失禁患者用造口粉+皮肤保护膜组合
2. 防剪切:搬运时使用过床易,避免拖拽
3. 防干燥:神经性皮炎患者用尿素霜保湿
法则4:监测预警系统
✓ 创面发黑伴恶臭
✓ 体温>38.5℃伴寒战
✓ 渗液突然增多或呈绿色
四、特殊人群管理要点
1.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目标放宽至8-10mmol/L,避免低血糖影响愈合
2. 肥胖患者:重点护理皮肤褶皱处,使用抗菌爽身粉
3. 临终患者:姑息治疗以控制异味和疼痛为主,可用含木炭敷料
五、预防的“3×3检查清单”
每日3检:皮肤颜色、温度、弹性
每周3测:营养指标(前白蛋白、淋巴细胞总数)、压力分布、家属护理技能
每月3换:减压设备滤网、床单材质、保湿剂类型
行动建议:若发现皮肤持续发红超过30分钟,立即执行“STOP”程序——Stop压迫、Take off压力、Observe变化、Protect皮肤。及时咨询专业造口治疗师(ET)可降低50%的恶化风险。记住,褥疮治疗是场马拉松,科学护理+耐心坚持才能赢得最终胜利。